招商圈 招商圈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
*
用户已注册
*
*
*
邮箱已注册
*
*
密码修改
*
*
国内
产业头条
前沿   即时   集成的资讯信息
发布日期:
2025/04/06
字号
国际:一季度韩国四起超大并购项目,引发市场关注

随着大企业主导的"万亿级大交易"接连落地,并购市场呈现明显复苏态势。SK034730)、三星、LG003550)、乐天等集团正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推进结构优化,预计今年将继续涌现大规模交易。  

30日,据《首尔经济日报》Signal栏目统计的"League Table"(以50亿韩元以上控股权收购为基准),今年第一季度完成资金交割的交易规模达13.0256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8.0994万亿韩元)激增60.8%。去年因"大交易缺失"而萎缩的市场规模重现扩张势头,交易件数也从94件增至105件。  

按股权买卖协议(SPA)签署标准统计,第一季度交易金额达5.1093万亿韩元(25件),较去年同期的1.9681万亿韩元(25件)大幅增长。  

在已完成的交易中,金额超1万亿韩元的并购案共四起:韩国轮胎科技(161390)通过收购Han & Company 23%股权及参与有偿增资,将汉拿系统(018880)持股比例提升至54.77%;全球私募基金安博凯以1.7848万亿韩元收购乐天租赁(08986056.2%股权获得控股权。  

对中企出售案例同样瞩目:三星SDI006400)以1.121万亿韩元将偏光片业务出售给中国无锡恒申光电材料;LG化学(051910)分别以1.0982万亿韩元向深圳奥拓电子和合肥新美材料出售偏光板及材料业务。  

今年并购市场预计将呈现"大企业保守投资、私募基金积极作为"的格局。Han & CoSK致新(2.7008万亿韩元)的收购案有望二季度收官,CJ第一制糖(097950)正推进5万亿韩元规模的绿色生物业务出售,SK eco plant也在推进环境子公司RenewOneReNEWS及海上风电公司Ocean Plant的剥离。  

投行(IB)人士指出:今年私募基金对大型集团非核心业务的收购仍在积极推进,但同时指出Homeplus事件影响,针对私募基金的负面舆论正在形成,如何应对可能强化的监管措施成为关键问题  

中国凭资本实力积极进军韩国市场……大企业中唯一在华的造船·供餐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2025年一季度League Table显示,本土私募Han & Co在买卖两端表现抢眼:斥资2.7万亿韩元收购SK致新85%股权,促成韩国轮胎科技以1.8277万亿韩元收购汉拿系统。SK致新是SK集团战略转型的剥离资产,汉拿系统则是韩华集团转手Han & Co后再次易主。凭借本土最大私募的资金实力,这些交易得以实现,但汉拿系统转手后即创27年来首亏,激增的负债与分红使"私募经营模式"引发争议。  

中国成为韩国企业重组的重要参与者。三星SDILG化学超万亿韩元的业务出售均由中国同业接盘。分析认为,大中华区资本正通过投资韩国规避美国关税壁垒,而韩国石化、流通等资金短缺行业也乐见其成,此类交易料将持续。  

K-Beauty领域持续吸引内外资: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以2550亿韩元收购"Dr.G"母公司高伦雅诗,时隔六年再战韩国市场;KL & Partners1900亿韩元控股魔女工坊Glenwood CreditSilicon Tou注资1440亿韩元。  

第二季度将迎来更大规模交易。CJ第一制糖估值最高6万亿韩元的绿色生物业务花落谁家(MBK私募或中企)即将揭晓;DIG Airgas5万亿韩元)拟6月确定买家;SK eco plant环境事业部(约2万亿韩元)也将敲定归属;Clasis估值预期达3万亿韩元。尽管本土私募仍主导交易,但外资私募的活跃度料将进一步提升。





来源:NH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