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圈 招商圈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
*
用户已注册
*
*
*
邮箱已注册
*
*
密码修改
*
*
国内
产业头条
前沿   即时   集成的资讯信息
发布日期:
2025/02/28
字号
行研: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实施《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六大专项行动,明确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新型储能产业链上游为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空气压缩机、换热器、膨胀机、制氢等原材料及核心设备供应;中游为储能系统的集成,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氢、热储能等;下游为储能系统的应用,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近年来,在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与5G基站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储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与中国储能锂电池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430.7GWh。

数据来源:EVT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十企业中前八家均为中国企业,其中宁德时代以接近110GWh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占据全球29.5%的市场份额,其次分别为亿纬锂能、厦门海辰、比亚迪、远景动力、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和国轩高科。韩国企业三星SDI和LGES分别排名第九和第十。

资料来源:EVT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储能变流器作为连接储能电池系统和电网的关键双向电流可控转换装置,当下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储能变流器(PCS)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储能变流器市场规模约为79.28亿元,同比增长13.29%,2024年约为96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储能变流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市场竞争上,全球市场由施耐德、ABB等国际巨头主导,但中国企业如华为、阳光电源等通过技术创新快速突围,并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5年,中国电池管理系统(BMS)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产能扩张,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BMS企业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中国BMS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市企业如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凭借资本市场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技术优势,而未上市企业如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也在快速崛起,为中国BMS产业的国产化注入新动力。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氢能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氢气产能约4900万吨/年,产量约3500万吨,同比均增长约2.3%,2024年产量约为3695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氢气产量将超过370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氢能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当前,中国制氢企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既有以化石燃料制氢为主的大型企业,凭借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有积极布局绿氢产业的新兴企业,通过推动电解水制氢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引领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新型储能可调节平抑新能源并网的波动性,缓解调峰压力,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同比增长126.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1.3GW。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2024年底,华北地区累计装机规模达22.2GW占全国30.1%;西北地区累计装机规模达18.7GW,占25.4%,排名第二。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南方地区、东北地区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12.5GW、10.8GW、9.2GW、0.4GW。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2024年底,100MW及以上项目装机量占比62.3%,较2023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100MW以下且不小于10MW项目装机量占比32.8%,10MW以下项目装机量占比4.9%。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储能出海看,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GWh,主要市场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国新型储能相关上市企业数量众多,其中营收前五十的企业中,广东省数量最多,共14家。江苏省排名第二,共6家。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4年,应用场景明确的储能项目采招落地规模为51.24GW/133.3GWh,总中标金额达1407.03亿元。其中,电源侧占比最多,达73.5%,规模达98GWh。电网侧和电源侧占比分别为23.45%和3.04%。

数据来源:CES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在风电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不断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制造国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2068万千瓦,同比增长18.0%。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国内来看,我国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88666万千瓦,同比增长45.2%。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来源:中商情报网


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专业好文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所发文章仅供参考交流,非商用。若内容、设计、字体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立足本地 深耕跨境

 聚焦服务 平台运作

我们致力为全市各级政府、园区、企业和全球企业家朋友提供在烟发展投资选址、战略咨询、投融资、人才引进、技术转化、合资合作等全方位覆盖的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如有合作需求,敬请联系我们! 

电话:0535-6518123

邮箱:ytgcyf@163.com

网址:www.investorcirc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