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全国种业代表、山东省民营企业代表,李登海参加了座谈会。当晚,新闻联播结束后,“观烟台”第一时间连线李登海。他说,能够有机会参加国家层面的民营经济座谈会,非常荣幸,非常激动。他有机会参会,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视,体现了对种业安全的重视,体现了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视。李登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给了我们信心和责任。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的20字要求:“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扎根乡野,深耕种业科技创新,带领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就像是一只候鸟,每年10月收完了秋天的玉米,便飞到海南三亚,开始育种研究;来年春天,回到老家,在大田里种下新玉米。循环往复,寒暑易节,已经40多年没在老家过年了。李登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72年开始研究玉米种子。当时国产玉米亩产只有二三百斤,美国已经达到了1250公斤。他们为什么这么厉害?中国玉米怎么就不行?为此,李登海倾注了半个多世纪的青春年华。他在老家后邓村成立了种子试验站,创办了玉米研究所、莱州农业科学院,1995年成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如今的登海种业,是以杂交玉米为主的种业高科技上市公司,是国家首批农业首个创新型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46.28亿元。“一棵永远向上冲的玉米”,这是中央宣传部2015年9月授予李登海“时代楷模”时的赞誉词。在他之前,中国玉米大多是平展型,秸秆叶片大喇喇伸展生长,玉米产量始终上不去。李登海在全国首创提出了紧凑型玉米的发展方向,并孜孜不倦50余年开展玉米良种选育。50多年来,李登海和登海种业高举“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旗帜,致力于玉米高产育种和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工作,在我国率先发现了紧凑型杂交玉米较平展型杂交玉米的高产潜力,率先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高产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率先选育出了亩产突破700至1400公斤的夏玉米高产品种和亩产突破1500、1600公斤春玉米高产品种,比平展型杂交玉米品种亩产不到700公斤的上限翻了一番。登海种业始终把研发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和推动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原始创新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种质资源,有8个自交系被评为“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其中478自交系及其衍生系育成审定的品种有230多个;不断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研究,总结出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先后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先后承担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3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25项,其中国家星火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这次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参会企业家,既有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平台、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也有李登海、刘永好这样的传统农业产业代表,体现了国家对高精尖科技创新与农业基础的同等重视。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登海人,牢记嘱托,扛起使命,坚定不移地做“一棵永远向上冲的玉米”。
来源:观烟台
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专业好文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所发文章仅供参考交流,非商用。若内容、设计、字体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立足本地 深耕跨境

聚焦服务 平台运作
我们致力为全市各级政府、园区、企业和全球企业家朋友提供在烟发展投资选址、战略咨询、投融资、人才引进、技术转化、合资合作等全方位覆盖的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电话:0535-6518123
邮箱:ytgcyf@163.com
网址:www.investorcirc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