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逐步显现 隐形冠军林立
更新的版图中,我们进行了热力值的区分,拥有10家以上企业的高热力城市标记红色、3-9家标记为黄色。
在合成生物企业分布图中,北京、上海与深圳三座超一线城市,凭借着学术界与资本的绝对优势占据着半壁江山,其中以上海最突出,集中在医药与化工材料两大热门方向。
紧随其后的是长三角经济圈,以杭州、苏州、南京、常州四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群拥有足足26家合成生物企业,其中不乏华熙生物、近岸蛋白、天纵生物这样的上市企业。
值得注意的热力城市还有,背靠着中科院天津工业技术所的天津、以医药中间体合成为特色的成都以及传统化工强市合肥和武汉。
与AI等前沿产业集中于东部沿海不同,合成生物在中西部拥有一批资源雄厚的老牌上市企业,他们多数已经是某一细分品类的隐形冠军。
例如总部位于伊犁的川宁生物在抗生素中间体赛道全球领先、总部位于湖北宜昌的安琪酵母是全球最大的酵母抽提物YE供应商。
这些企业致力于将合成生物打造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也让生物制造的浪潮进一步渗透到祖国各地。
合作方式多样 子公司值得关注
根据创始人/团队的不同背景,我们将中国合成生物企业分为7类:
高校/研究所成果转化、海归/名校博士毕业后创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或资深药企专家、民营企业家、投资人创业以及子公司。
统计中具有高校/研究院背景的企业多达40家,这还不包括高校教授担任联合创始人或者首席科学家的情况。
有五大科研集群优势突出,尤其是天津大学、清华大学(10家)与中国科学院(11家)两大机构最为突出,化学工程系和微生物研究所正不断为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名校博士创业群体中,麻省理工最具影响力,在高通量实验工具与AI+蛋白质领域为生物制造构筑了坚实的上游基础。
除此之外,多肽药物、传统仿制药、医药中间体以及医药CXO等生物医药背景的创始人同样是中国合成生物版图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本次统计中,还新增了7家各大企业的新设子公司,其中包括华大集团、首钢集团、溢多利等行业龙头。
资本热度激增 亿元级实现反超
我们惊喜的看到,合成生物企业的融资情况随着市场热度的增加而显著提升。
比较显著的变化是大量初创企业进入了A轮,其中微元合成和分子之心更分别获得了超3亿元/超亿元的A轮融资。
创业热潮渐息 转型高峰已至
写在最后
今年四月,智药局首次发布了合成生物产业版图。
这半年里,中国合成生物的发展增速皆有目共睹,不仅是数量的上升,覆盖面和应用端也进一步扩大,“合成万物”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作为专注于IT+BT垂类的媒体,我们将持续聚焦中国合成生物的市场动向与技术风向,传递行业温度,提供前沿信息与深度思考。
来源:智药局
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专业好文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所发文章仅供参考交流,非商用。若内容、设计、字体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立足本地 深耕跨境
聚焦服务 平台运作
我们致力为全市各级政府、园区、企业和全球企业家朋友提供在烟发展投资选址、战略咨询、投融资、人才引进、技术转化、合资合作等全方位覆盖的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如有合作需求,敬请联系我们!
电话:0535-6518130
邮箱:ytgcyf@163.com
网址:www.investorcirc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