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圈 招商圈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
*
用户已注册
*
*
*
邮箱已注册
*
*
密码修改
*
*
国内
产业头条
前沿   即时   集成的资讯信息
发布日期:
2021/05/13
字号
上海、湖南、宁波投资动态

目录

1.上海临港发展主动脉,数字经济奔腾

2.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晒半年度成绩单

3.宁波北仑区首批2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亿



上海临港发展主动脉,数字经济奔腾


上海S2沪芦高速公路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外交通的“大动脉”。它北起中心城区,向南贯穿整个新片区,东西两翼连接两港大道;东海大桥也是其组成与延伸部分,东南方向直插小洋山岛。

    对于绝大多数进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货车、往返临港与中心城区的车辆而言,沪芦高速都是一条必经之路。随着以其为主轴的细密路网铺设进主城区与各大产业园区,沪芦高速更是成了临港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脉。

    数字经济成发展主线

    东海大桥上,一辆白色重型卡车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最右侧车道上。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安全员双手轻扶方向盘,紧盯前方路况。但直到抵达洋山深水港,车辆靠泊进车位,他都没有介入接管。

    这台卡车搭载了图森未来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此前不久,图森未来获得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资格,获准在临港主城区、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和洋山港等在内的临港新片区指定路段进行载货测试。目前为止,图森在临港相关物流场景的测试里程已达到约25万公里,积累了大量数据与经验。日前,这家临港企业已在纳斯达克成功IPO上市。

    测试道路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前发布的《临港新片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到,临港将试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高架公路开放测试。这意味着,在临港新片区,高速公路甚至可以成为扶持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产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这也揭示了临港新片区的一条重要发展主线——发展数字经济。4月28日,《临港新片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实施数字产业发展“12345”战略,即坚持“创新引领”一条核心主线,发力“数字产业化壮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两个主攻方向,通过“建设国际数据港、完善数据要素体系、打造数字企业矩阵和数字产业高地”三项主要任务,夯实“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四个基础底座,聚焦“信息飞鱼、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和海洋创新园”五大特色园区。

    发展数字经济这条战略主线,与临港新片区的重点产业布局不谋而合。有专家认为,关联性强的几大产业集中于一个区域,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内循环。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的集成电路、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既能为临港数字化发展深度赋能,又能相当程度上获益于数字化转型后的提质增效。其互相之间还能形成协同之势,互相依托、联系紧密。

    重点产业集群集聚

    有人说,沪芦高速可谓临港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后,这条高速公路越发繁忙。去年春天,随着临港新片区企业复工复产,沪芦高速也逐渐恢复往日的热闹情景。

    不过,随着临港新片区对外交通的建设优化,“晴雨表”的功能将分摊到更多主干道路、公共交通上。

    譬如沪芦高速东西两翼连接着的两港大道——临港新片区揭牌后不久,两港大道中段(新四平公路—S2)与北段(S2—大治河)就启动快速化改造。仅过了短短一年多时间,两条高架长龙已腾飞在天:4月30日,中段工程10.9公里主线高架结构全线顺利贯通,预计6月底通车;北段工程一、三工区预计5月20日通车,二工区预计6月30日通车。

    两港大道能做“晴雨表”,正是因为其沿线同样集聚着众多重点产业企业。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分布中段东西两侧,以特斯拉、上汽整车厂为龙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同样布局于此。

    “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园区已落地亿元以上规模企业40余家,总投资累计超过1500亿元,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下一步,临港还将着力推进中微半导体、微研院化合物、格科微、闻泰科技、国科微、天岳芯片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到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

    今年年初,和铂医药、心玮医疗、劲方医药等15个重量级生物医药企业集中落户“生命蓝湾”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涵盖创新生物药、重点疫苗、高端医疗器械、CRO/CDMO服务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生命蓝湾”入驻企业君实生物的全球合作伙伴礼来制药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已获欧盟认可,并在美国、意大利紧急使用。

    两港大道北段则通往浦东国际机场,途经机场南侧的“大飞机园”民用航空特色产业园区。中国商飞浦东总装基地坐落于此,国产大飞机C919在此总装下线。“大飞机园”此前还迎来22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

    “航空航天产业技术能级高、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将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是临港新片区重点打造的四大核心产业之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陆瑜说,“因此,它的产业链带动能力也很强,技术溢出效应巨大。航空航天发展起来的话,配套的新材料、高端装备、自动控制、人工智能、5G等技术都将随之突飞猛进,进而带动临港新片区乃至上海的其他产业快速发展。”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晒半年度成绩单


32项改革新举释放“自贸引力波”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晒半年度成绩单、推发展新举措

  高桥大市场内,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一期已投入使用,成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加速发展的生动注解。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媛媛

  区域发力,量身打造包括“我要开办跨境电商企业”等在内的六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推出十大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试行企业住所集中登记地制度、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审慎”执法等;海关护航,“11+5”改革措施创新自贸区海关通关监管制度、支持演艺道具和文化展品便利通关等。26日,随着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半年度发展成果推介会举行,现场晒出的成绩单引人注目,32项改革创新举措更是释放强大引力波。

  自贸区首单易货贸易即将启动

  据悉,0.6平方公里雨花高桥区块、4.5平方公里高铁新城区块,分别承担了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中“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两大战略任务。目前,长沙片区共形成43项半年度制度创新成果,其中雨花区块贡献了10项。自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雨花区块新增市场主体574家;累计引进重点平台及重点项目19个,预计总投资额约417.5亿元;在谈重点项目6个,预计总投资额约250亿元。

  26日推介会上,4笔中非经贸合作进行线上签约,其中包括高桥大市场咖啡交易中心与埃塞俄比亚一公司签署200吨进口咖啡豆采购协议,高桥大市场与尼日利亚、莫桑比克采购商签署500吨干姜和2000吨芝麻采购协议。

  记者获悉,立足雨花区块,湖南自贸试验区首单易货贸易即将启动。湖南省对非易货贸易有限公司与南非一公司签订湖南首单易货贸易框架协议,拟从南非进口红西柚、牛肉、矿产等货物,同时向南非出口小商品、服装、建材等货物,进行等值易货贸易,近日将在星沙海关支持下启动试行。

  十项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极简审批、“全程帮代办”新模式……在雨花区块,这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加速推进。26日,该区块更亮出为自贸区建设量身打造的首批六项“一件事一次办”特色套餐,从食品进口、大宗农产品进口,到跨境电商企业开办、律师事务所(分所)开办,从人力资源服务(涉及境外从业人员)到从事留学机构或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多个方面着手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打开清单记者发现,这些套餐所涉事项更是细致,仅“我要进口食品”一项,就包括市场主体设立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9个分项,企业在办理这些事务时,均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想暂时歇业?不用担心因短时间联系不上而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推介会上,雨花区块在市场监督领域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改革举措,其中包括试行企业“休眠”制度,“休眠”期最长可达3年,这期间对企业不按自行停业处理,不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而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休眠”期满前可自主申请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着力打造最暖心、最具活力的自贸营商环境,十大改革举措还包括试行企业住所集中登记地制度、全面推行“一业一证”和“一业一照”等。其中,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营业执照,将零售药店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许可证,实现食品经营一照准营,药品、医疗器械零售领域一证准营等,合并环节、压缩时限,能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海关“11+5”改革新举助力雨花区块

  推介会上,星沙海关发布“11+5”改革创新举措。长沙片区涉及星沙海关的事项共36项,其中与雨花区块有关的28项,目前已落实或正在落实的11项,包括实行多模式担保放行方式、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优化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等。同时还结合雨花区块产业需求,为其定制了支持扩大对非经贸合作、支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创新自贸区海关通关监管制度等“五大支持举措”。

  据悉,目前雨花区块承接了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中的96项,其中牵头试点任务5项,承接了320项具体措施中的264项,占比近九成,同时雨花区还自主提出改革任务8大项42小项,接下来其将积极推进各方面工作,打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大门。



宁波北仑区首批2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亿



4月中旬以来,经过前期精准谋划,北仑区共推出自贸区首批重大项目20个,包括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5个、产业平台和园区升级项目5个,涵盖疏港交通道路及自贸区各区块快速联系通道,港口后方配套综合性物流中心,自贸区行政管理、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等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这批项目总投资600亿元,将在五年内完成投资。








▲小微模具创业园



这批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为自贸区打造成为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夯实建设基础。

图片

20个项目中,黄山路西延项目、“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凤凰城地下停车场暨中央公园项目和灵峰现代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到今年年底计划新开工六横高速梅山出口疏港高架工程、穿鼻岛大桥工程及穿鼻岛管廊隧道工程等11个项目,2022年计划新开工梅山快速通道工程等5个项目。


▲效果图

据悉,“十四五”期间,北仑将全力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到2025年,力争北仑区域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00亿元,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


▲锦越新材料二期主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