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圈 招商圈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
*
用户已注册
*
*
*
邮箱已注册
*
*
密码修改
*
*
国内
产业头条
前沿   即时   集成的资讯信息
发布日期:
2021/05/12
字号
烟台市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4月2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市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30.98亿元、同比增长18.6%,比2019年同期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5.8%;从同比增速看,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3和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和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44亿元、同比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813.15亿元、同比增长22.3%,两年平均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39亿元、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4.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48.7%和50.8%。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5%,比2019年同期增长24.2%,两年平均增长11.4%,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从同比增速看,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和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创2010年以来季度增幅新高;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和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列统的37个行业大类中26个增长,增长面为70.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2个百分点。前10大行业9增1降,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汽车等三大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77.3%、58.4%和34.6%,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5.6和4.1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六成。

发布会现场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比2019年同期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2%。从两年平均增速看,比全省低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两年平均增长5.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4.2%、两年平均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4.5%、两年平均增长28.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7%、两年平均增长11.6%。截至目前,108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为87%,投资完成率达到51%;394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为86%,投资完成率达到37.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增长9.6%、13.1%和26.3%。


服务业恢复加快,消费市场全面复苏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7%;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2%和5.4%,两年平均增长4%和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1亿元、同比增长29.4%,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2.6和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48%、37.4%和70.2%,新增限上批发企业374家、零售企业160家、住宿餐饮企业62家。重点骨干商业企业销售旺盛,振华集团、大悦城、万达广场、永旺购物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9%、83.1%、27.4%和26.9%。

发布会现场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出口结构逐步优化

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955.9亿元、同比增长69.1%,比2019年同期增长53.6%,两年平均增长23.9%,其中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61.3%和80.4%。从同比增速看,分别比全国、全省高39.9和3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美国、韩国、日本、欧盟、东盟前5位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63.2%、51.2%、29.8%、69%和52%。机电产品出口激增97.6%,占出口总值的59.4%;民营企业进出口447.8亿元、增长68.7%,占比达到46.9%、比去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总量65%的百强企业实现进出口67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0%以上,增长面为67%、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新增外贸企业268家,是去年同期的1.8倍,拉动进出口增长9.7个百分点。混兑矿产品实现进出口140多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20亿元,市场采购贸易实现出口近8.5亿元。


实际使用外资持续向好

一季度,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98亿美元、同比增长46.4%,比2019年同期增长40.7%,两年平均增长18.6%。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3%。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70.6%,其中房地产业到资1.3亿美元,占全市比重21.6%,比去年同期下降16.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到资8540万美元、同比增长613.5%,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0.1%。来自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实际投资分别增长71.6%、764.1%、741.4%、36%和20.4倍,其中实际使用日韩资4455万美元、同比增长384.2%,占全市比重为7.4%,较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健增长

一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7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税收收入129.4亿元、同比增长28.6%。从同比增速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税收收入分别比全国、全省高3.8和3.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电力、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和化工行业合计增收15.5亿元,拉动整体税收增长8.8个百分点。税收占比为72%,比1-2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7055.1亿元,历史首次突破7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6.9%;流向实体经济的对公一般贷款增加342.3亿元、同比多增181.4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本外币存款余额10712.3亿元,站稳万亿关口,同比增长12.6%。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4个月实现“双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1%,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63亿元、同比增长4.4%,比2019年同期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1%。小麦长势较好,在田冬小麦约180万亩;苗情略好于去年,一类苗、二类苗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一季度,猪肉产量同比增长16.5%,牛奶产量增长6.5%,禽蛋产量减少12.3%,蔬菜产量增长0.7%,水产品产量增长10.6%;生猪出栏112.9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13.7%,3月末生猪存栏289.4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53.6%。


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同比增长34.4%、两年平均增长10.4%;城镇登记失业率2.7%、低于4.5%的省控指标。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0.4%,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下降0.3%,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0.6%。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6元,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7元,同比增长9%、两年平均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35元,同比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7.1%。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呈现回升向暖良好势头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6%,完成税收107亿元、同比增长26.95%。
批发零售业开始发力。预计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0%、30%以上。
住宿和餐饮业回暖明显。一季度,预计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40%、60%以上,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旅游业恢复势头良好。清明3天,全市重点监测的21家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33.32万人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62.83万元,同比分别增加445.01%、531.3%(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1.94%、24.18%)。从移动漫入数据来看,烟台市漫入6小时以上的游客共计70.83万人次,同比增长29.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逐渐向好。截至3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232.68万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86.22万TEU,同比增长8.51%;港口外贸货运吞吐量4195.98万吨,同比增长20.86%。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0.15亿元,同比增长36.38%;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8.70亿元,同比增长39.15%。
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一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4.47亿元,同比增长5.2%,占GDP比重为4.89%,比年初提高0.6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77.5亿元,增长71%;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2975亿元,增长12.1%。
房地产业供销两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8亿元,创三年来新高,同比增长23.7%;一季度商品房累计新开工面积为35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18%。竣工面积1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9%。全市备案建筑面积178.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51%,其中住宅备案建筑面积15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4%。


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省级重点项目



烟台108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88个,开复工率81.5%;今年累计完成投资244.8亿元,投资完成率40.7%。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额排名全省第1位,投资完成率第3位;开复工数量排名全省第2位,开复工率第8位。截至4月25日,108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97个,开复工率为89.8%,今年累计完成投资327.9亿元,投资完成率54.5%,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其中,省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6.3%,投资完成率达到57%;省新旧动能优选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4.4%,投资完成率达到62.5%。


市级重点项目



一季度,394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332个,开复工率84.3%,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累计完成投资444.8亿元,投资完成率30%,高于去年同期12.8个百分点,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超过时间节点,超额完成工作目标。截至4月25日,394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348个,开复工率为88.3%,今年累计完成投资602亿元,投资完成率为40%。从各市区完成情况看,有10个区市开复工率超过90%,有5个区市投资完成率超过45%,有6个区市完成投资额超过40亿元。


龙口市、开发区、海阳市3个区市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均列全市前3位,尤其是省级重点项目,3个区市的年度投资完成额占全市完成额的74%。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现场提问


◉大众日报: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同比都呈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如何理性看待这种高增长?



烟台市委财经办四级调研员 于超——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加快、稳中加固、稳定向好的态势,实现首季“开门红”,可用“快、好、优、高、升”五个字来印证经济形势发生的积极变化。


“快”,就是指标增速加快。从同比情况看,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低基数、就地过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主要指标都呈现两位数高增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6%,比全省、全国分别高0.6和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29.5%)、外贸进出口(69.1%)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际使用外资增速(46.4%)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3.5%)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4和0.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均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好”,就是产业运行良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行业增长面超过七成;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77.3%、58.4%和34.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3.1%。服务业加速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2%和5.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和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30.4%和37.3%。
“优”,就是经济结构趋优。一季度“四新”经济投资保持20%以上增长、两年平均增长19.3%,占比达到63.9%、比上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资增长27.5%,两年平均增长10.9%。工业结构持续改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1%,贡献率为20.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5%。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限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307.5%、267.8%、95.5%和75.5%。出口结构逐步优化,混兑矿产品实现进出口140多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0亿元以上,市场采购贸易实现出口近8.5亿元。外资结构快速调整,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13.5%,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5。信贷结构进一步好转,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2.3%,制造业增长22%,民营企业增长8.3%。
“高”,就是质量效益提高。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两个产业集群新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两个(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7个。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09.1%,高出营业收入164.6个百分点;一季度14户市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13.5%。工业税收增长较快,达到36.8%,创2010年以来季度增幅新高。
“升”,就是市场活跃度攀升。截至3月底,全市市场主体94.7万户、增长8.4%,一季度日均新增企业达到118户;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596家。本外币贷款余额历史首次突破7千亿大关,其中流向实体经济的对公一般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八成。航空、水运货运量分别增长28.6%和27.5%,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增长11%。生产要素趋于活跃,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8%,比2019年同期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2%。
综合研判,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将趋于平稳,逐步与现阶段潜在增速相当,经济稳健向好的“形”和高质量发展的“势”更加巩固,实现“全年红”目标可期。

记者现场提问


◉烟台日报:在推进重点项目过程中,烟台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烟台市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 王旭明——


创新审批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不见面”快速审批,对项目手续办理实行“网上办”“掌上办”,开展“不见面”审批。提高项目招投标时效,自今年2月开始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对重点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实行“不见面”网上开标,一季度,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总数851宗,交易总额达183.6亿元。


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强化土地供应,提高重点项目用地质量,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强化资金保障,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政策机遇,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实施政银企对接专项行动,“十四五”期间烟台实施的25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800多亿元,总融资需求3000多亿元。强化能耗保障,争取省级收储能耗指标和煤炭消费指标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创新问题解决路径。建立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运行7项工作机制,从调研督导、问题直通解决等7个方面,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来源:莱山经济开发区